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

何秋蘭: 古巴的粵劇女伶


這位是...何秋蘭: 古巴的粵劇女伶

###


話說...是因為, 錯過了某講座,

找來一些相關資料自修, 

於是, 細聽了...

這個感人的故事 !



 

何秋蘭十六歲時的大戲裝

雷競璇 - 天涯歌女(信報   2013年1月31日)

她是白種古巴人,沒有中國血統,名叫Caridad Amaran,有個中國名字叫何秋蘭,今年八十一歲,和她的訪談就從她的名字開始。

她媽媽十六歲生下她,才一個月父親死了,Amaran是媽媽的姓。母女兩人從古巴西部流徙到了夏灣拿,睡在華區街頭。一個當廚師的中國人讓她們到他房子裏住,就這樣她得了第一個中國爸爸。廚師姓何,為這個便宜女取名何秋蘭。

過了兩年,廚師得了肺癆病,這在當時是不治之症,她媽媽帶她離去,再次在華區街道遊蕩,這回遇上了開洗衣館的方標,母女兩人去了方標家裏住,何秋蘭得了第二個中國爸爸,沒有改名換姓,還是叫何秋蘭。

這樣的身世,說起來有點像周璇,往下的生涯,也像。



方標是開平人,十九歲到古巴,祖家應該有點錢,他非常喜歡粵劇,能唱戲,自己演武生。家裏不喜歡他演戲,他跑出 來,到了古巴,之後再沒有回去。一九九六年去 世,九十二歲。他的洗衣館開在國光劇團對面馬路上,當時古巴中國人多,需要娛樂,有四個戲班。這不奇怪,清朝晚期有位徐乾學,在夏灣拿中國領事館工作,寫 了一本《古巴雜記》,提到當時華區已經有兩個粵劇戲班。

何秋蘭三歲多時,方標帶她到國光劇團,希望她學戲,劇團嫌她小,不收。於是方標自己教導,後來唱做都有點斤両,才進了國光。八歲第一次登台,當丫環,念了 一段中板,訪談時還再念了一次給我聽。後來當花旦,第一次擔綱是演樊梨花。當時在 國光唱戲的女孩有十五六位,男的沒有,但華區有像方標這樣能唱能演能奏樂的男子,在不同的戲班客串或者任教。戲班經常到外地演出,一去往往兩三個月。門券 是數角錢,何秋蘭演一台戲得四元,算不錯的收入。如此就一直演到二十六歲她結婚,丈夫方振鉅也是開平人,在餐館當侍應,自己也喜歡唱戲,但不樂意何秋蘭登 台,於是她息影,去了方振鉅工作的餐館當收銀員。兩年後,古巴革命,粵劇在這裏也就消失了。

有一位在美國教書的香港人劉博志,幾年前來古巴,遇到何秋蘭,知道她能唱戲很驚訝,拍攝了一段何唱戲的影片放到YouTube上,前年又陪同她去中國,到 開平拜祭方家祖墳,回程經過香港時我和何秋蘭 第一次見面。這一回在夏灣拿和她訪談,她清唱了《仙女思凡》,再唱一折《王寶釧》,我有點白居易潯陽江頭聽琵琶的感覺。


###

送上...這一齣令人唏噓的紀錄短片:  

 華人移民史之 古巴篇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F5t5P7h5IM



  07:20起, 為何秋蘭訪問片段...

在古巴革命前,全古巴有二十萬華人,單是首都哈瓦那就有五萬華人,中國城橫貫二十條街,有四所華人劇院、四個當地粵劇團,唱粵曲粵劇的不止有華人,還有土生混血華人,以至當地西班牙裔白人。

何秋蘭是西班牙裔古巴人,沒有華人血統。但她出生一個月後,親生父親去世,她媽媽後來與哈瓦那華人方標結婚。在繼父方標的教導下,何秋蘭能講沒有口音的粵語(台山話),還能用廣州話唱粵曲粵劇,九歲登台演出,一度是哈瓦那華僑界著名的花旦。

在看見何秋蘭的報導前,我從來不知道粵劇粵曲曾經播遷到那麼遙遠的地方,還一度落地生根。然而,當年盛極一時的古巴粵曲粵劇,隨著古巴革命,移民出現斷層,大批古巴華人遷居美國,僑界凋零,今日已衰敗不堪了。

 古巴唐人 Cuban Chinese, 何秋蘭 Caridad Amaran, 白人唱粤劇


 劉博智 是誰 ?

1950年出生於中國香港。在電子廠做了一年看​不見出路的夜班工作以後,1969年到加拿大及美國追尋​深造他的攝影事業。1975年獲布魯克斯 攝影學校美術學​士學位,主修工商業及科學攝影;1977年獲加洲藝術學​院頒發社會紀實攝影專業碩士學位。在過去的40年多,一​直致力於記錄散居海外 華人種種。





關於...何秋蘭 與 古巴華人的二三事

古巴哈瓦那。中西融合的传奇,华侨生存的艰难,对台山家乡的怅望,都在那粤曲声中,工尺谱上




年轻时的何秋兰在哈瓦那洪门表演


何秋兰的师傅董祥的曲书,多是工尺谱


现在的何秋兰在家中神位前。墙上,是她养父方标和母亲的合影


中华义庄地下骨盒仓库。华人因为穷,往往无力落土为安


哈瓦那“中国城”外景


中华会馆客厅,卡斯特罗与孙中山的像


华人状况令人唏嘘。哈瓦那,一位叫吕洪巨的老先生一天三次跑华区拿老人饭,回来后吹吹凉风


  我在香港小学上四年级时,问我的一个同学:“你爸爸去咗边?”他说:“去了古巴,仲未返。”过了8年,我们中学毕业,我再问,他还是说“去了古巴,仲未返”,我当时就觉得他真可怜!他忧郁、孤独但是坚定的表情给我印象很深,这是我最早的古巴印象。

   2009年3月24日,我终于站在了古巴的土地上。下午我就在唐人街转来转去,但找不到门径,也找不到华人。第三天,还是不停地问“chino”(西班 牙语:中国人),路上见“光华报”馆开着门,我就进去了。见了81岁的总编辑蒋祖廉先生,他告诉我有个古巴女人在排字间工作,我就很好奇,他又说,她还会 唱粤剧,我就诧异了。
  
  走到她身旁,我第一句用粤语问她“你叫乜名呀”,她回过首来应道:“何-秋-兰”。标准的台山话。她父亲呢,叫“方标”。我有些奇怪,就请她写她的名字,她竖排写下“何秋蘭”。

  “但是你爸爸———”我话还没说完。
  “方标!”她好自豪地说他爸爸的名,“何秋兰系做戏用的名。”
  “你冇跟着爸爸姓?”我问。
  “她唔系我的正式爸爸。”她笑着说。
  “你正式爸爸呢?”
  “我出世一个月我的爸爸就过候(去世)了!”

  我就这样认识了何秋兰,一直快乐地笑着的西班牙种中国化古巴白人,我以为她只有60多岁,其实当时她是78岁。

  她的家,楼下是洪门的会堂,楼上是民居。住屋不大,大概15平方米。她和一个黑皮肤男孙同住。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是一台一米多高的海尔牌冰箱,是分期付款买的,月供相当于普通古巴人一个半月的工资。所以,一台冰箱要全家合力才供得起。

   何秋兰已经退休,有退休金。光华会馆付给她工资,是一份比普通古巴人的月工资还要多些的工资。两份收入加起来,老太太在古巴算是“高收入者”,家里有冰 箱和电话,这在古巴算是奢侈品。儿子儿媳都穷,所以也要帮,于是老太太还是穷。每天上午11点她会到华人的龙岗会馆去领免费的古巴黑豆饭,这是一个从古巴 走掉的华人在这里做的慈善事业。何秋兰每天拿回来给孙子做午餐。老太太没能力和门路去公家仓库弄东西。

  一岁不到何秋兰就被方标夫妇收 养。方标1904年出生于开平的一个富裕家庭,从小就迷恋粤剧,学艺的时候和武打艺人关德兴是同辈。但是他家里反对,19岁时他出走古巴,后收养了何秋 兰,在何秋兰一岁时就开始教她台山话,后来给她请了师傅董祥,董祥教何秋兰读书写字、唱工谱、做戏,8岁就跟着董祥登台唱戏了。方标继续以洗衣、洗碗、卖 彩票为生,还组织了一个粤剧团,一次也没能回到祖国。

  1958年前,古巴能容纳四个粤剧团。何秋兰是惟一能在华人社区周旋的白人,开始,何秋兰就是靠粤剧揾食,古巴革命后,关闭粤剧团,何秋兰只好改行,接受培训,做酒店的服务生。

  她告诉我说,30多年没有怎么讲台山话了,也没有怎么正式唱粤剧了。何秋兰翻开一本曲谱,是工尺谱,打开曲谱她就唱。

  第二次到古巴,我托朋友在广州购买了冬菇、话梅、陈皮梅、雪花梅。他们高兴得不得了,他们很久很久没有尝到家乡的小食品了。何秋兰狂吃了一顿话梅,口里被盐渍得发了白。

   物质匮乏,精神生活就更需要。大家同意粉墨登场做戏,大家都很高兴。何秋兰选择原来粤剧团扬琴师的客厅来演戏,因为这个房子比较大。与何秋兰唱对手戏的 是一位79岁的黄美玉老太太,二分之一的华人血统,看起来像黑人,会一点粤语,有时要看着有西班牙语注音的唱词来唱;乐队仅有一架小提琴,拉琴的妇女60 多岁,也是二分之一的中国血统,她是古巴一个乐团的乐手;拿着令旗跑龙套的是黄美玉的孙女;何秋兰的孙子,打钹兼跑龙套。大家很高兴很高兴。

  这是几十年来少有的“盛事”了。从1860年台山人到古巴的甘蔗园做契约劳工开始,在鼎盛时期,古巴有华侨华人20万!后来古巴经济停滞了,富华人变成了穷华人,穷华人更穷了。

   广州一位先生托我探寻他父亲在古巴的坟墓,我就去到离哈瓦那7个小时的小镇沙瓜,去中华会馆建的义坟。没有看到独立的坟茔,骨殖都是集中存放,无人照 料,不少骨盒损坏,骨殖都散落出来了。公墓的后室,则是可悲的一袋袋用塑料袋装着的白骨,还有地上堆着的白骨,我差点哭出来……

  无论 死者生者,都难回到故乡。像何秋兰,养父是开平人,丈夫是开平人,她讲台山话、写中国字、唱广东戏,她的家乡就是开平!

我走的时候,何秋兰将她保存的粤剧 曲谱唱本交给我,她说:“你下次来古巴,我或者唔系度啦,我这两本书比你啦。唔舍得都要舍得啦。”听了她的话,真伤感。

她应该回一次中国,回一次开平,这 也成了我一个心结和愿望。

  何秋兰手抄的粤曲名段中,其中有《星陨五羊城》,那后面唱道———

  真系雪样聪明花样命,一朝魂断返蓬瀛。空留得歌海芳名至今犹盛,今日曲终人已杳,唯余江上数峰青。

註: 小明星
  
(作者为美国华人,美国堪萨斯大学摄影教授,曾获首届连州摄影大展银奖,是纪录世界华人生活最全面、权威的摄影家)
刘博智

 白人花旦何秋兰
http://www.ycwb.com/ePaper/YCWB/html/2010-05/30/content_840274.htm
(授权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“羊城晚报”)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