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很喜歡看... 關於 華人移民史的資料.
這是... 古巴首都夏灣拿的唐人街.
###
原來, 全盛時期,
古巴有多達十五萬華人僑居,
主要來自... 廣東, 所以,
遠在地球的某一個角落, 竟然:
有人在說廣東話, 唱粵曲呀 !
@@@
附錄:
古巴華人的流動紀錄
2011-07-18 香港文匯報
有些影像,是為著紀錄,更是為著莫失莫忘,將早已被世人忘卻的心酸歷史保存下來。移居美國多年的紀實攝影師劉
博智,便為我們帶來了這樣一些照片——他的鏡頭記述下古巴的唐人街生活,以最為樸實的人像一點一滴去勾畫中國與華人流動的沉重命題。
這場名為《中國.流動
——古巴唐人記》的攝影個展,不只是完成一份他跨越半個地球目睹那個遙遠的海外中國之紀錄,也是一份對歲月輾轉中被漸趨遺忘的海外華僑之致敬。古巴唐人照
片,是第一次在港展出,而入鏡的那些人與事也似乎與我們相隔甚遠,但我們身為中國人,卻無論如何不該忘記這些面容。當年的文革時代洪流、窘困的歷史命運之
下,遠渡古巴的老華僑們不辭辛苦,以一己之力支持國內親人的生計。而今日,他們在中國沒有了家,在古巴的群落也行將消失。忘記或許是這世上最殘忍的事,因
為我們不該忘記那些先人的恩和他們吃過的苦。我們今日的飽足生活不該是心安理得,而要心懷感念。
散居五大洲、七大洋的海外華人,當年有不同的背井離鄉原因,故事太多,結局也太不同。不一樣的腳
印,編織出不同的結局。
生於50年代的劉博智懷著這份飲水思源的情懷,曾先後走訪了35個國家的海外華僑生活。
他最初對古巴唐人的印象,完全來源於讀到的
資料。他從資料中了解到60年代之前的古巴唐人社會十分富足、以客家人為主,盛行粵曲,早年許多華人在古巴從最底層開始謀生,像是為人洗衣。全盛時期的
20萬華人,如今所剩竟只有200人左右。政治背景的更迭孕育無窮的民生疾苦,2009年,劉博智第一次踏上古巴土地,他最初在唐人街遊走了3日,才敲開
一扇華人的門。少而又少的僅存華人,褶皺已被年月熬歷至稀聲。與生命相依為伴的貧窮,仍是這些海外華僑們今日的現實處境。
第二代古巴華僑平均年齡都已在80歲。而年輕時因戰亂、政局動盪等原因來到古巴做工的一代移民大多
有著極為艱苦的經歷,他們做苦勞力養家餬口,卻將中國文化的印記連同青春一起留在了古巴,像作為他們唯一精神食糧的粵劇和看戲時嘴裡要嚼的雪花梅,幾十年
下來,仍是今日古巴唐人街中一道懷念故國的印記。
劉博智感慨道:「在我們的茶樓裡,可能根本不吃的話梅,他們能吃到,卻那麼開心。」他帶了30公斤話梅給
當地老華僑,老人家們無不喜出望外,吃上一個鐘都捨不得吐掉。「他們的生活沒有我們那樣富裕,但他們對中國的感情,卻重過我們。」
在當地華人對劉博智口述歷史的過程中,他遇到當年被華僑從大街上撿回來收養的古巴裔女子何秋蘭,8
歲時她便隨養父登台表演粵劇,廣東話流利。養父過世多年後,她仍堅持要到「故鄉」開平祖墳拜山祭祖,劉博智帶她回到中國得償所願,當何秋蘭在祖墳前唱出粵
曲時,一幕「回家」的錯置的時空,完成了她尋根的路途、確認了她堅定視自己為華人的身份。
我的工具是語言而不是相機
作為一位攝影師,劉博智卻表示:「我的工具是語言,而不是相機。」他的眼睛不是冰冷的鏡頭,他的語
言,是為古巴唐人們帶來家鄉記憶的溫潤光亮。他說,有言語有對話,他才有拍攝的動力。他認為一張照片能讓人們了解的其實極為少,唯有語言才能使人真的敞開
內心。而拍攝這組鮮為人知的相片,則是為著心底那份對華人祖先的感恩和掛念。
「上一代人受的那些苦,我們不能想像。他們無法像今日的我們這樣去買樓炒股,但他們真的捱得。」中
國的移民歷史,從清朝政府遺留下的棄民,到解放前期政局不穩大批逃往外鄉的僑民,遍佈世界南北,而其中廣東客家人又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。
這是粵港失
落的文化,也是中國行將被人們忽略的歷史。劉博智是一位藝術工作者,但他卻有著史學工作者的考據情懷,他用鏡頭捕捉下面孔背後的歷史痕跡,也希望藉此讓更
多國人懂得流落在海外的華人們的那些好、那些苦。如這樣的相片能對你有那麼一絲觸動,不妨前來展場細睹究竟。
###
古巴唐人街风光不再
古巴华人社区全盛时期人数达3万名,如今只剩下大约2000人,各方面发展缓慢,但古巴华人对本民族的文化仍十分珍惜,他们开办华文班,教年轻人讲华语、读华文。
在古巴首都哈瓦那的唐人街地段,上了年纪的人仍然记得过去的辉煌盛事。那时,华人商店和餐馆熙熙攘攘,唐人街虽然不大,却热闹而充满生气。 “现在什么都没有了。”79岁的洪弗斯托说。他身后原来有一家中药店,已经空置很久了。
从这里走过两条街,就是一家社区华文报的办公楼。这家在1928年创立时是日报,现在却是只剩四版的周报,读者也不过区区几百人。哈瓦那中心地带的唐人街,就像这家华文报,已经风光不再,成为苍白的历史见证。
古巴的华人社区有超过150年的历史。1847年,一艘西班牙快速帆船载着第一批华人登陆。这批来自广东省的200名劳工,在古巴的甘蔗园里工作。
当时,在欧洲,非洲黑奴渐渐不受欢迎,所以中国成为廉价劳动力的新来源。19世纪中期和晚期,上万的中国劳工被送来古巴。他们实际上就是奴隶,一个月只有
几个比索(古巴货币)的工资。 古巴在1886年废除奴隶制。渐渐的,华人逐步转入以经营餐馆、洗衣店和种菜为生。很多华人在这一时期把他们的整个家庭都
带来加勒比海的这个岛国。
20世纪初,古巴发生革命以后,华人人口一度达到3万,其中大多数居住在哈瓦那。第二大的华人社区是在古巴东部的圣地亚哥城。
今天,古巴华人社区估计已经缩小到2000人。其中300人左右是在中国本土出生的,而他们现在已经75到80岁了。春华(译音)娱乐场的总裁赵艾尔
弗索说。春华娱乐场是哈瓦那最大的华人俱乐部。赵是从父亲那里学会讲华语的。他的父亲就是在20世纪中国社会动荡时期到古巴的。
然而,在这一时期,更多华人离开古巴。大多数北上美国,重新创业。
现在的唐人街仅仅占了哈瓦那中心的两个街区,入口处竖立着一座巨大的水泥拱门。这里的华侨华人正在经济不景气中挣扎。自从1990年初与主要贸易伙伴苏联中断贸易关系,10年来古巴经济受到重创。
古巴90年代初期进行了谨慎的经济改革。只要他们付清税款,华人社团和俱乐部允许采用合伙经营的模式,华人还可以要求顾客用美元付帐。 那时,古巴从中国进口了大量自行车,从此北京和哈瓦那之间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。后来古巴又进口了100万台中国生产的彩色电视机。
为了延续祖先的优良传统,古巴的华人在唐人街建了老人院,集体看护超过150名社区里年纪最大而经济最为穷困的老人。由于得到政府的资助,一家华人餐馆每天为老人们提供免费的三餐。 “我们要借此表达对前辈的尊敬,这是华人的文化和传统。”一名卖香烟的华人说。
今天,主要从哈瓦那中心区的居民身上,我们还可以看到古巴的华人传统。大多数年轻的古巴华人不会讲华语,只会讲西班牙语。为了恢复年轻一代对祖先语言和文化的兴趣,春华娱乐场开办了华文班和太极拳及针灸课程。
###
古巴华人出了三位将军
2004 国际在线报道:
1847年,206名中国“苦力”被西班牙殖民者带到古巴哈瓦那,成为第一批来到古巴的华人。这是我前往古巴采访之前对当地华人的粗略认识。157年之后,那里的华人生活情况到底怎样?
在2004年底带着这个疑问我踏上了前往古巴的飞机。
华工为古巴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
1847年6月,首批206名中国移民从中国厦门乘船来到哈瓦那,他们是被人贩子作为“苦力”骗卖到古巴的。在古巴的博物馆里,至今仍
保留着这些华工的卖身契。到1874年,古巴华工的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。华工为古巴的繁荣和发展流尽了血汗,作出了重大贡献。但在当时,华工的地位非常
低,他们只被允许同黑人通婚,而且一同前来的夫妻也往往是被强行拆散。
本报记者张玲(右)与周一飞先生
然而,华人在古巴的历史功绩却是被古巴人民广为称赞的。在哈瓦那海滨大道附近的9号街广场上,矗立着一个8米高的黑色大理石纪念碑,这是1931年古巴人民为了表彰华人在古巴独立战争中的功勋而建立的。
鼎盛时期,古巴华侨曾多达15万人。然而,随着历史的变迁,老一辈华侨渐渐去世,新移民又很少,目前古巴华人只有200人左右是在中国本土出生
的,而他们的年龄现在大多在75岁到80岁之间。不过,在古巴有华人血统的人却不计其数,据统计,现在在古巴至少有50万人具有华人血统,当然其中大部分
人的相貌已经没有一点儿华人的痕迹了。
“我还想回中国看看”
我们前往古巴最大的华人社团、已有百年历史的中华总会馆采访。中华总会馆主席周一飞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。
周一飞先生1941年出生在哈瓦那,其祖籍是广东省斗门县。他高中毕业后便一直在中华总会馆工作,至今担任中华总会馆主席一职已经20
多年了。令人惊讶的是,他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都是自学的。据他介绍,现在在哈瓦那共有13个华人社团,中华总会馆是最大的,约有会员2000多人,华人和华
裔都有。目前,华人与古巴社会融合得非常好,与当地人通婚的也很多,所从事的工作也从以前的饭馆、洗衣店、水果店等扩大到古巴的各行各业,后来在古巴还出
现了3名华裔将军。目前,古巴华裔的待遇可以说和其它古巴人没有任何区别,也都享受着政府的基本生活用品配给制,也与古巴人民一起经历着各种风浪。
后来,周先生还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会馆的历史。会馆墙上挂着的“中华总会馆”的匾已经有110多年的历史了,会馆展览室里挂着郭沬若先生1961年1月来古巴时的亲笔提词,这被周先生喻为会馆的“宝贝”。
周先生还向我们展示了他们自己创办的、古巴唯一的华文报纸《光华报》。《光华报》总编辑冯啸天这天正好也在会馆。他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
人,个子不高,瘦瘦的。冯先生在报社身兼数职:记者、编辑和社论撰稿人。虽然冯先生不会讲普通话,但我们可以感受得出,见到我们这些同行,他还是非常高兴
的。报纸是油印的,虽然并不美观,但内容丰富,已经成为联系华人华侨的重要工具。
周先生曾于1984年中国建国35周年之际回过中国,当时他不仅到了北京,也回到了祖籍广东省斗门县。20年过去了,当我告诉他,这20年是中国变化最大的20年,中国变得他肯定不认识了。周先生感慨地说:“有机会,我还想回中国看看。”
哈瓦那一景——华人街
在各种介绍古巴的旅游书中,都不会落下哈瓦那华人街。哈瓦那华人街位于哈瓦那老城的中心,主要由四条街道组成。华人街内挤满了中国店
铺,周围陈旧的老房子里居住着在古巴的大部分华人、华侨和他们的子孙。这里的唐人街尽管不如其它国家的唐人街那么宽阔,却也一应俱全,包括百货店、糖果
店、书店及博物馆、电影院、武馆等。
哈瓦那华人街的历史很长。1950年,当时的哈瓦那已经形成了华人街,华侨、华人在那里经营各种店铺,以杂货店、小餐馆为主。后来,华
侨、华人越来越多时,中国的文化和饮食习惯也慢慢地影响了古巴人。在经济条件好转的情况下,古巴政府于1989年出资修复扩建了哈瓦那的华人街,当时古巴
领导人卡斯特罗还在中国驻古巴大使的陪同下,亲自到华人区进行实地考察。在一家即将竣工的中国餐馆里,卡斯特罗逗留了近一个小时,向随行的电视台等新闻单
位记者畅谈古中友谊。可以说,华人区记述了历史的变迁,它是中古人民友谊的见证。
在华人街的入口处有一个高高的牌楼,上面写着“华人街”三个字。在华人街的街道上,街名标牌都是西语和中文并存。其实,在华人街遇到的
华人并不是很多,偶尔有几个上了年纪的华人迎面走来,与陪同我们的周一飞先生打着招呼,说的都是我们听不懂的家乡语言,不过,他们都热情地与我们问好。在
华人街的一角,在一处小市场的入口处还挂着“中国城”的牌子,这个牌子在一些有关古巴的老照片里常常看到,或许那就是华人街的发源地吧。
华人街内也有许多中餐馆。据说古巴人非常喜欢吃中餐,当然大多数中餐馆也迎合了拉美人喜欢甜食的口味,菜多是甜的。中餐馆内的陈设大多是古色古香的中国特色。虽说古巴人收入比较少,很少下饭馆,但是中餐馆的生意还都是不错的。
站在华人街内,望着来来往往的行人,觉得华人街虽是哈瓦那城的一部分,但它分明也是中国的一部分,里面发生过的有关华人的故事大多虽已远逝,但在古巴的历史长河中,华人群体已经留下了浓重的一笔,让人难以忘却。
来源:国际在线-世界新闻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