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

臘月 與 臘肉 @ 尾禡


 農曆十二月十六... 

傳統店舖做 [尾禡] 的日子;

還有...不到半個月, 便過年了 !

###

早一陣子, 常常看到...

冬日陽光下, 人家在曬晾 [臘味] !

想起...農曆十二月, 又稱臘月...


農曆十二月,俗稱臘月,為農曆一年中最後一個月。
 季冬,建丑之月(月),中大呂。

據《說文解字》鍇注云:「臘,合也,合祭諸神者。」《玉炖寶典》中說:「臘者祭先祖,臘者報百神,同日異祭也。」可見臘是古代人們祭祀百神及祖先的一種活動。

因為臘祭多在農曆十二月進行,因此從周代開始,便把農曆十二月叫做臘月。

到了漢代,又按「干支紀日」的方法,把「冬至」後的第三個戌日定為「臘日」,就是「臘八」。俚語有「過了臘八就是年」的說法。

據《爾雅》的說法,十二月,古月名為塗。

 臘八節 - 農曆臘月初八


 除了 [尾禡], 臘月的習俗, 

也...真不少啊 !

@@@




 附錄:
 在中國上古時代,農曆十二月是為臘月。「臘」的意思就是祭祀諸神,是古人祭祀百神及祖先的一項活動,以感謝眾神和祖先的眷佑。在古時,這祭典是十分重大的事件,得由天子主持,代表一國人民感謝上天的恩賜。
  在舊式的農業社會,人們在臘月要籌備過年的活動和儲備食物,於是開始趕忙醃製臘魚、臘肉、臘腸、臘鴨等臘味, 好在新年時慶祝一番。這些都是從鮮肉加工、製作到存放,肉質不變,長期能保持香味,還有防腐的特點;到今天,臘味是農曆新年的應節食物,是別具一格的地方 風味食品。
  兒時,我對臘月的節期大不清不楚,但總經歷過臘月裏的「臘八」、「尾禡」、「祭灶」,更知道除夕;還記得每年 一到這些節期,我便感到十分懊惱。事關一到臘月,公共屋村內的每座樓房,每樓層的走廊和每個角落,天天都瀰漫焚燒祭品的烏煙和濁氣,鋪天蓋地的叫人窒息, 皆因家家戶戶都集中在同一時間供奉神明和祖先。
  媽媽和祖母在農村長大,對臘月風俗緊守不移。除了祭祀,媽媽和祖母更會自行醃製臘味,很記得她們辛辛苦苦地將肉類用鹽和醬醃過,然後要風乾日曬。香港的天氣其實非常潮濕,加上從前公共屋村的住宅單位十分狹窄,基本上不是醃製食物的好環境。
  祖母和媽媽會把那些未完全製成的肉──臘肉、臘鴨──一排一排地掛在窗前和室內,結果室內貫滿了油膩和又鹹又濕的混合氣味,持久不散;連晾曬的衣服都沾染,這些濃烈的氣味還會吸引一些蟲子飛來。故此,小時候,我很厭惡臘味,談臘味令我想起連做夢也要呼吸的氣息。
  從營養和健康的角度看,臘肉絕不是健康食物。然而近日氣溫驟降,不期又然想起臘味那陣油潤甘香的味道。也許人的年齡老大時,才嚼出臘味中甘鹹油澀的滄桑味道,格外溫暖。幸好香港現時有很多臘肉專門店出售不同類的臘肉,省卻自家醃製時引致的煩瑣和不便。確要感恩!
  在今時今日商業城市,節日精神多是噱頭,一概以購物消費為關注點。香港人很知道西方有謝恩節,然而,卻少有知曉中國農曆的臘月亦是農業社會對萬物連結的感恩之情。(文:伊靈娜‧琳嘉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