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天... 有緣路過... 澳門 火船頭街 253號...
遊客居停... 皇宮旅館... 想起... 南洋
**********************
原來,全名是[皇宮大旅館];[大]旅館啊!
位於[火船頭街 ];碼頭附近,當年佔盡地利!
****
除了販商貨商之外,細想,當年不少港人也是...
取道澳門,往珠江口以西探親,可能也曾居停於此!
**********************
回鄉探親,當然要衣錦;頭髮也該整理一下吧!
*****
雖然是巷內小店,卻仍然源用[美髮室]三字!
欣賞老師傅[紮馬]替客人理髮的功架!
**********************
或者火船頭街,究竟是在那裡?
柯邦迪前地 Praça de Ponte e Horta
澳門居民口中的:[司打口]
**********************
Have a Nice Day !
**************
*****
後記:
單從[司打口]這讀音,便可分辨出... 您... 是否澳門老街坊!
因為,[司打口]的[打]要讀上聲。在澳葡時期,
官方在街名路牌上,把「打」字配上口字旁為「咑」。
*********
延伸閱讀:
關於[司打口]
柯邦迪前地(又稱司打口[註 1],葡萄牙文:Praça de Ponte e Horta)是澳門內港的一個休憩廣場,位於澳門半島西邊、風順堂區北部,全長約105米,闊約40米。前地的最東端接聚寶街與群興新街交界,東北側接有蓬萊新街,最北端接火船頭街,最西端則接河邊新街與比厘喇馬忌士街交界,最南端則有隧道通往安仿西巷。街道名稱是以1866年至1868年時任澳門總督邦迪·柯打命名,而又稱則可能源自「印花稅」或「財政」的外文音譯。
在清朝康熙至同治年間,這裡是專門用作進口鴉片的埠頭,也是澳門乃至中國史上第一個鴉片專用碼頭和課煙稅區[參 2],甚至是鴉片戰爭的肇始地[參 3]。19世紀末埠頭遭到填塞,變成大片曠地;時至澳門禁止鴉片後,曠地上曾有茶座和賣藝表演,入夜後曠地上頗為熱鬧。1992年時這裡被列入澳門文物名錄內,之後曠地上又建立過菜市場,後來菜市場被取消並建為現在的休憩廣場。
.....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